新闻资讯
相关阅读
按照新闻年份查询
按照新闻类别查询
成都银行自1996年成立以来,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,积极对接中央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,在“二次创业”、“五年规划”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,努力开拓创新,不断深化改革,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,于2018年上市,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。本次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成和一大批创新应用的上线,是成都银行上市后围绕新一轮战略规划“精细化、大零售和数字化”三大转型的重大成果。
开拓进取
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银行业务突飞猛进,旧有的数据中心不断面临压力和挑战,打造高性能高效率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是整个银行业的目标。2017年,成都银行正式启动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。
建设之初,成都银行以人民银行印发的《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为方向,参照了基于云计算的IT基础架构及应用架构做了一系列的调研、思考、尝试和实践。在此期间,就规划新数据中心网络的问题,华青融天有幸参与了建设方案讨论。
华青融天鹰眼业务监控系统(EZSonar)使用基于SDN网络的流量数据,在充分考虑鹰眼系统的镜像需求下,成都银行新数据中心最终决定采用SDN网络架构,将服务器物理位置与连入区域解耦合,最终实现计算资源共享灵活分配,节省能耗并实现基础网络的自动化部署、虚拟网络快速交付及云平台的无缝对接。
融天鹰眼监控系统
助力银行打造多样化服务
与客户心手相连、互利共赢是成都银行一直以来的的经营理念。便捷易操作、良好的服务是当下客户的必然需求,成都银行深耕客户需求,不仅开发了一系列包括手机银行,网银,微信银行在内的新电子渠道、互金平台、开发银行等应用,还创新上线了四川首个支持地方方言的智能客服等应用。
加上银行ESB、柜面、前置、统一支付、网联、ATM、查控等业务系统,接口多、关联复杂,成都银行采用华青融天鹰眼业务监控系统的“微监控”特性,实现了对业务系统的每一个交易代码、互金平台的每一个渠道、柜面系统的每一个营业网点进行独立监控,实时掌握其健康状态,任何一个局部出现问题时,都能实时发现、秒级定位。
正因如此,成都银行达到了对业务系统更细颗粒度的实时监控,保障所有的业务系统健康运行,直观掌握各中心业务承载量,实现了从集群到节点全面监控,给所有客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全面实现核心业务多中心双活监控
在双活容灾方面,成都银行也多有建树。
为了防范灾难和风险,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建立生产中心、同城备份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,“两地三中心”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广泛采纳的灾备建设模式。但在传统的灾备中心中,模式不够完善,难以满足时刻在线的需求。
成都银行投资6个亿,建立两个同城“双活”中心,满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同时还能更有效利用好计算资源,主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能够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,兼顾灾备需要与业务系统的分布式部署,能降低对单一地域的依赖,形成大规模、低成本、可信度高的运营支撑,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,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、有效的系统安全保障。
为了保障多中心安全稳定的建设,成都银行再次采用融天鹰眼业务监控系统,在新机房投产过程中,使用鹰眼系统对业务迁移进行全程实时保障,同时实现了对双活业务的监控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。